仲夏的齊魯大地,微風拂過,送來陣陣新麥香。一畝畝麥田變成一擔擔小麥,再變成一袋袋面粉,盛滿中國人的飯碗。
作為農業大省、糧食大省,近年來山東扛牢大省責任,穩定發展糧食生產,深入實施優質糧食工程,守住糧食安全底線,端牢中國糧食“飯碗”,多措并舉推進糧食產業創新發展、提質增效,打造“齊魯糧油”公共品牌,引領山東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走在前。
2022年,山東糧食總產量達到1108.8億斤,再創歷史新高,連續9年穩定在千億斤以上,連續兩年突破1100億斤大關。糧食產業經濟工業總產值2022年達到5500億元,占全國總產值的八分之一以上,繼續保持全國領先。
6月的天氣如同麥田一樣火熱,菏澤市單縣謝集鎮的廣大農戶搶抓晴好天氣,組織機械加緊搶收,收割機在麥田里來回穿梭,轟隆隆的馬達聲不絕于耳,奏響豐收的樂章,給今年的夏收涂抹一筆燦爛的金色。
“這麥子鼓囊囊的,多實誠!”村民拿手輕輕搓著新收割的小麥,濃濃笑意在臉上綻開。在他身后,收割機正開足力,將飽滿的麥粒與秸稈有序分離,并將麥粒裝入運輸車,一會兒的功夫,麥田地里就堆起了一個個“小山丘”。
伴隨著新麥飄香,新一年的夏糧集中收購工作已經緊鑼密鼓進行中。據介紹,山東已經精心做好收購準備,確保“有錢收糧、有倉收糧”。農發行山東省分行準備收購資金344億元,截止6月底,省市縣三級糧食收購貸款信用保證基金穩定運行,規模達6億元,每年可為糧食企業放貸50億元左右,“十四五”期間累計發放信用貸款83.5億元,為售糧農民“糧出手,錢到手”提供有力保障。
同時,全面檢查梳理各環節、各要素準備情況,積極騰空倉容、全力開展人員培訓、設備檢修等各項工作,全省準備收購倉容240億斤,完全能夠滿足糧食收儲需要。
儲藏好來之不易的糧食,減少糧食產后環節損失,無異于開辟了“無形良田”。
近年來,山東省糧食和儲備局從糧食“產、購、儲、加、銷”等環節推動節糧減損工作,不斷優化糧食運輸方式,應用自動化、智能化糧食物流裝備和出入庫設備,已建成280個糧食產后服務中心,覆蓋全部產糧大縣。
各服務中心開展以代清理、代烘干、代儲存、代加工、代銷售為主要內容的“五代”服務,落實節糧減損各項政策舉措,助農減損增收。2020年以來,全省產后服務中心清理烘干糧食1613萬噸,節糧減損64.4萬噸,價值16.7億元。
在糧庫儲糧方面,山東“藏糧于技”,年均減損約1萬噸,增收約0.26億元。堅持“藏糧于民”,發放98.8萬個農戶科學儲糧倉,有效防止農戶存糧鼠吃蟲咬,年均助農減損約4.9萬噸,增收約1.27億元。
堅持增產和減損兩端同時發力,山東實現糧食總產量連年攀升。數據顯示,2014年全省糧食總產量首次突破1000億斤;到2022年,山東糧食總產量達到1108.8億斤,連續兩年突破1100億斤大關;糧食總產量連續9年穩定在千億斤以上。
“每斤多賣0.2元,200多畝的優質麥能多收4萬多元。”說起濱州中裕食品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中裕)的訂單種植,種糧大戶肖軍不由得豎起了大拇指。
據介紹,中裕推行“企業+基地+農戶”產業化發展模式,推出“五統一、三免一加”訂單種植優惠政策,即統一供種、統一播種、統一施肥、統一技術指導、統一收割,免費供種、免費播種、免費收割,加價10%以上回收,實現了農民年增收5.1億元。
實際上,“訂單種植”只是“中裕模式”中的一環。近年來,中裕探索構建了“高端育種、訂單種植、倉儲物流、初加工、精深加工、廢棄物綜合利用、生態養殖、蔬菜種植、食品加工、餐飲商超”三產融合發展的綠色循環全產業鏈。
中裕在2023“齊魯糧油”福州推介會上介紹小麥全產業鏈。
據介紹,該產業鏈把一粒小麥變成10大類600多種產品,實現了產業鏈相加、價值鏈相乘、供應鏈相通,做到了“一產優、二產強、三產旺”,稱為“中裕模式”,被農業農村部列入“全國第二批農產品及加工副產物綜合利用典型模式目錄”。
近年來,山東積極推進糧食產業由大到強轉型升級。全省納入糧食產業經濟統計范圍的企業1465家,年銷售收入過百億的企業集團6家、過30億的企業40多家,18家企業入選全國食用油和小麥粉加工企業50強。
數據顯示,10年來,山東糧食產業生產能力也在持續增長,相較于十年前,全年糧食產業工業總產值大幅增長,糧食綜合加工轉化能力大幅提升,山東糧食產業全國占比也在不斷上升。目前,全省年糧食深加工產品產量1922萬噸,占全國30%以上。綜合來看,山東全省糧食產業總產值連續跨過3000億元、4000 億元臺階,2022年達到5500億元,連續多年居全國首位。
糧食產業的發展離不開糧油企業的支撐。在這其中,龍頭企業的發展更是引領著產業的迭代升級。
走進龍頭企業山東玉皇糧油食品有限公司的全自動化灌裝車間,記者看到,流水線上一排排金黃透亮的花生油自動裝箱后,經機械臂碼垛直接進入智能化立體倉庫。
山東玉皇糧油食品有限公司的全自動化灌裝車間 。
據介紹,公司采用國內外先進的榨油、精煉設備,自原料入廠、生產過程到產品出廠,各個環節精細操作,層層把關,各項指標優于國標。2021年3月,第一批“好品山東”品牌名單公布,玉皇糧油的食用植物油就在榜單之中。
近年來,玉皇糧油不斷創新,提品質,增品種,創品牌,助力“齊魯糧油”公共品牌建設,業務合作金額超千萬元,產品線上銷售由幾百萬元增至幾千萬元,品牌知名度和市場占有率進一步提升。
不僅僅是玉皇糧油,自“齊魯糧油”公共品牌創立以來,“齊魯糧油”品牌聯盟企業34家,其中有6家企業入選“好品山東”,金勝糧油集團有限公司榮獲第八屆山東省省長質量獎,獲授“好品山東”企業形象標識授權證書的12家企業有兩家是糧油企業,分別是山東魯花集團有限公司和濱州中裕食品有限公司,他們都是“齊魯糧油”的優秀代表。
近年來,山東通過搭建總體架構,強化標準引領,推進線上推廣,深化線下落地,全面推動“齊魯糧油”公共品牌建設。
“齊魯糧油”公共品牌的建設自2019年全面起勢到現在已是第五個年頭,“道不盡齊魯糧油好”廣為人知。截至目前,“齊魯糧油”連續四年入選“中國糧油影響力公共品牌”,2022年榮獲中國十佳糧油影響力公共品牌特別獎,中國品牌促進會評定“齊魯糧油”品牌價值高達681億元,位居2021年全國產業集聚區區域品牌榜首。
為進一步發揮釋放品牌乘數效應助力產業發展,近年來,山東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堅持全方位推介“齊魯糧油”公共品牌。積極參加歷屆中國糧食交易大會,連續舉辦四屆山東糧油產業博覽會,高規格、高水準亮相各大省會城市,“齊魯糧油中國行”等活動足跡遍及北京、上海、鄭州、重慶、成都、福州、西安、西寧、廣州、太原和呼和浩特等十余個城市,搭建省際間產銷協作平臺,帶動糧油企業新拓展營銷網點近4萬個,新增營業收入超500億元。
省糧食和儲備局規劃財務處有關負責人表示,下一步,省糧食和儲備局將結合山東省“好客山東”“好品山東”建設,乘勢借力,全面深化“齊魯糧油”公共品牌建設,打造更高能級的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平臺。
永紅國際展覽(搜索"永紅國際展覽"公眾號關注)注:轉載請聯系授權并保留出處和作者,不得刪減內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