玉米漲了一段時間后,還是跌了,不過這在我們的預料之中。經常關注新農觀的朋友會知道,前兩天我們就在預警玉米的跌勢了。
雖然看似漲勁十足,但這輪上漲依然是受天氣影響了上量,一旦上量被觸發,那么山東華北玉米下跌就是必然之事了。
不過也有人會產生疑問,當前正值玉米青黃不接之時,持糧主體惜售情緒較濃,不太會引發大批量的上量。
近日玉米的大跌確實是由上量引發的。
根據山東到貨車數量統計,從周末開始到貨車數量明顯增加,到周一時再次突破千輛,于是量增價跌。
那么,明明是青黃不接的時候,玉米為啥卻突然增量了呢?
這次的增量主要是東北糧大批入關造成的。
前段時間在山東華北持續上漲的時候,東北卻一直在小幅下跌。
一方面是由于東北近期降雨十分頻繁,且部分地區暴雨較多,影響了運輸,玉米外運受到限制。
另一方面,中儲糧近期加大了玉米的投放力度,而主要的放量就是在東北地區,因此東北玉米不斷承壓,價格不斷走弱,與山東價差不斷拉大。一旦機會來臨,入關上量也就成為必然。
而就在這時,屋漏又逢連夜雨,定向稻谷拍賣的消息再次傳來。
說來也怪,定向稻谷拍賣的消息傳了一遍又一遍,而且每次傳起來的時候都是在玉米下跌的時候,所以很難不讓人聯想到這消息是有意為之的。
這次也是這樣,正當山東玉米大幅上量,價格大面積走跌的時候,定向稻谷拍賣的消息再次傳來,無疑使市場氣氛變得更加詭譎。
其中有一件事市場都很緊張,就是玉米這次下跌后,還能再漲嗎?
一般來說,市場就發愁兩件事:
一件是價格會漲到什么程度?
當糧價上漲時,持糧主體觀望較多,賣早也怕錯過大行情,但賣晚了又怕隨后下跌錯過紅利。不過好在價格上漲,所以這種擔憂倒還不是很嚴重。
但是下跌就不一樣了。
當糧價下跌以后,市場發愁的不是下跌本身,而是會跌到什么程度,甚至會不會就此一跌不起?
而相比上漲,下跌更令人擔憂。
比如現在的玉米就是這樣。
雖然說玉米的這輪下跌已在預料之中,但是對于跌多久,尤其是后續還能不能上漲,市場充滿了疑慮。
而在新農觀看來,玉米的這次下跌和之前的上漲一樣,是不必太過擔憂的。原因有幾個方面:
一是玉米雖然下跌,但下跌的原因與上漲的原因一樣,同樣是由上量多少引發的,而玉米的上量是一個不斷波動的過程,不會一直增多,也不會一直減少,所以當上量收緊時,跌勢也自然會縮小。
二是雖然玉米的利空較多,但天氣仍然是最大的利漲。
雖然說小麥替代,定向稻谷拍賣以及中儲糧的投放增量都在不斷地利空玉米,但是也要看到,極端天氣仍然是影響新季玉米的一個最大變量。
一方面是隨著厄爾尼諾發生概率越走越高,玉米的天氣炒作正在持續,尤其近期東北地區降雨較多,雖然目前來看影響不大,但距離玉米收獲還有一段時間,往往越到臨近收獲時,變數越大。
另一方面,觀觀也注意到了,最近5號臺風“杜蘇芮”的威脅正在不斷加大,而從路徑來看,不同預測中心給出了幾種預測,其中有一條預測顯示,可能會從福建或者浙江登陸,并且有可能會影響山東東部最終可能還會影響到東北地帶。
雖然說這個路徑變數比較大,但是它依然成為了一個影響天氣的重要變量。
而在玉米真正收獲之前,在成本支撐以及市場情緒等支撐下,玉米不太可能出現大跌或者一跌不起的行情,大概率還是會呈現漲跌震蕩的走勢。
所以這么來看,對于玉米的這次下跌也不必過于擔憂,但是也不意味著玉米就一定能大漲,預計接下來在新季玉米收獲前,政策的變動不會太大,而重點關注天氣變化及市場情緒影響吧。
永紅國際展覽(搜索"永紅國際展覽"公眾號關注)注:轉載請聯系授權并保留出處和作者,不得刪減內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