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年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在全系統組織開展了“嚴監管強執法重處罰行動年”活動,部署各地強化糧食流通環節監管,從嚴懲治涉糧違法違規行為,加快健全完善糧食監管體制機制,以更高標準、更嚴要求、更實舉措保障國家糧食安全。一年來,通過嚴肅整治糧食流通領域違法違規問題,持續釋放了從嚴監管的強烈信號,有力維護了糧食流通市場秩序和種糧農民合法權益,行動年活動達到了預期效果。
在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27日舉行的新聞通氣會上,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執法督查局局長鐘海濤介紹了“嚴監管強執法重處罰行動年”活動取得的主要成效。
一是監管手段更新升級,執法能力顯著提升。圍繞糧食收、儲、銷等重點環節,扎實開展日常巡查和專項檢查,全方位排查風險隱患,保障糧油購銷活動平穩有序進行。創新采用跨地域交叉檢查方式,開展政策性糧油年度庫存檢查,全面客觀評估糧食庫存情況,牢牢守住庫存糧食數量真實、質量良好、存儲安全的底線,對檢查發現的462個重點問題實施清單式管理,其中296個給予了行政處罰。加快推進智慧糧庫建設,全面建成覆蓋中央和地方政策性糧食的數字化監管平臺,有效提升信息化穿透式監管能力。建立跨部門、跨區域協同監管聯動機制,推動形成資源共享、信息互通的綜合執法新格局,凝聚監管執法合力。河南針對“爛場雨”造成小麥受損問題,加強對定點收儲企業的監督檢查,嚴防不合格小麥流入口糧市場。河北對地方儲備糧視頻監控系統運行情況進行網上巡查,下發巡查情況通報,督促指導企業充分發揮信息化平臺作用。內蒙古、遼寧、吉林、黑龍江四省區糧食和儲備部門簽署區域糧食儲備協同監管協議,以執法協作、服務發展、保障安全為目標,加強信息溝通、工作交流、執法協同,共同維護區域糧食流通秩序。
二是嚴格執法動真碰硬,涉糧違法違規現象得到有效遏制。充分運用12325全國糧食和物資儲備監管熱線,以及現場巡查、飛行檢查、信息化監管等手段,拓寬問題線索發現渠道,提升案件辦理效率,從嚴查處“虛報糧食收儲數量”“轉圈糧”“以陳頂新”等違法違規行為。2023年,12325熱線共受理舉報線索1162件,幫助兌現拖欠農民售糧款2500余萬元,協調履約出庫糧食7400余噸。各級糧食和儲備部門通過掛牌督辦、提級查辦等方式,對違反《糧食流通管理條例》等有關規定的行為,作出行政處罰8001例。
三是健全完善體制機制,推進系統長效長治。認真檢視糧食購銷領域管理和監管中存在的風險隱患,分析問題根源,推動建章立制,強化糧食安全制度保障。全力配合推動《糧食安全保障法》制定出臺,夯實糧食安全法治根基。加快推進糧食監管體制機制改革,從根源上打破制約糧食監管效能的體制性障礙和機制性梗阻。健全完善事前事中監管和事后行政執法的新型監管機制,提升依法管糧水平。采用“定性評價+量化評分”新模式開展中儲糧年度考核,壓緊壓實行政監管和企業管理“兩個責任”。聯合財政部印發《政策性糧食購銷違法違規行為舉報獎勵辦法(試行)》,細化實施細則,發揮社會監督作用。安徽開展國有糧食企業關鍵崗位輪崗交流“回頭看”,確保輪崗交流應輪盡輪。湖南出臺糧食經紀人經營服務規范和自律公約,規范糧食經紀活動,促進糧食經紀人隊伍健康發展。
四是提升能力增強本領,強化依法管糧法治保障。充實基層執法監管力量,強化能力素質培養,督促嚴格按照《糧食流通行政執法辦法》等有關規定,規范執法程序,提高執法質量,推進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,全面提升依法行政、依法履職能力水平。堅持打鐵還需自身硬,常態化開展警示教育。通過組織召開全國糧食和物資儲備系統警示教育視頻會議,開展廉政約談提醒、旁聽案件庭審、通報典型案例、觀看警示教育片等方式,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,警醒黨員干部樹牢法紀意識、堅守廉潔底線。遼寧修訂糧食行政執法、隨機抽查、音像記錄、重大行政執法決定法制審核等事項目錄,推進執法工作清單化管理。四川抽取部分市(州)對行政處罰依據、處罰程序、違法事實認定、法律適用等進行案卷評查,提高基層行政執法規范化水平。
永紅國際展覽(搜索"永紅國際展覽"公眾號關注)注:轉載請聯系授權并保留出處和作者,不得刪減內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