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進一步督促本市食用油、油脂及其制品企業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,提升食用油質量安全水平。同時,指導本市食用油、油脂及其制品生產企業加強食品安全管理和產品質量控制,積極防控食品安全風險,提升食品安全保障水平,推動食用油產業高質量發展。上海市市場監管局出臺《上海市食用油、油脂及其制品生產企業食品安全風險及防控措施清單》,充分發揮清單“治已病、防未病”作用。
該《清單》從食品生產者資質、生產環境、進貨查驗、生產過程控制、產品檢驗、儲存及交付控制、不合品管理和食品召回、標簽和說明書、從業人員管理以及財務管理10個方面,確定37個風險點,并明確每個風險點產生原因,及具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的防控措施。既有利于監管部門以解決問題為導向,強化食用油、油脂及其制品生產加工的事前預防控制,也便于企業開展定期自查、加強食品安全管理和產品質量控制、提高風險防控能力,提升本市食用油的質量安全。
主要內容
食品生產者資質方面:1個風險點
高風險點(1個):食品生產者許可證過期,超范圍經營。
生產環境方面:6個風險點
中風險點(3個):1.暴露在食品和原料正上方的消毒、照明設施,未采取防護措施;2.生產設備偶發性的污染產品,造成產品質量安全風險;3.生產車間人流、物流未能按照規劃的行動路線行進,存在交叉污染風險。
低風險點(3個):1.蟲害控制不到位,衛生條件差;2.生產車間、倉庫墻面有明顯裂縫,脫皮。天花板有蜘蛛網;3.廠區垃圾、雜物較多,堆放混亂。
進貨查驗方面:5個風險點
高風險點(3個):1.采購、使用不符合要求的原料,造成產品質量風險;或原料油未經檢驗,質量、理化和污染物限量超標;2.食品相關產品供應商評價不嚴,造成產品污染風險;采購、使用含塑化劑的管道、容器、工器具零部件等,造成污染風險;3.采購變質、過期或不合格食品添加劑導致產品物理性、化學性或生物學污染。
中風險點(2個):1.進貨查驗記錄不完整或缺失,索證索票不齊全;2.植物原油品種、質量等級等不實造成各種摻假,摻雜的質量風險。
生產過程控制方面:7個風險點
高風險點(3個):1.原油制取、油脂精煉、油脂分提、灌裝等關鍵工藝控制出現偏差;2.違法添加或超范圍超限;3.使用非現行有效版本的文件,文件管理混亂。
中風險點(2個):1.生產中使用的包材,沒有領用和使用記錄;生產中使用的容器、包材造成產品污染的風險;2.車間使用的清洗劑、消毒劑等化學品未明顯標識。
低風險點(2個):1.不同原料的清場不嚴,造成產品品種的混和;2.車間廢棄物未及時清理,可能產生衛生隱患。
產品檢驗方面:4個風險點
高風險點(1個):缺少檢驗人員或檢驗人員能力不夠,產品檢驗結果準確性不高。
中風險點(2個):1.檢驗設備設施不符合法規、標準的要求或布局不合理; 2.檢驗原始記錄缺失相關記錄及譜圖等。
低風險點(1個):產品留樣不符合要求。
儲存及交付控制方面:5個風險點
高風險點(2個):1.不同生產日期原料油混合使用,混合罐的批次定義不清晰造成沒有做到先進先出的原則;2.不同品種的原油混合使用,造成高、低不同附加值品種的混用。
中風險點(1個):廢棄油脂未按規定存放于指定區域。
低風險點(2個):1.原輔料和包裝材料沒有相關的標識和標簽造成錯用或混用;2.包材和輔料堆放在過道或簡易半開放的場所,存在被污染的風險。
不合格品管理和食品召回方面:3個風險點
高風險點(2個):1.不合格原輔料、成品處理流程不明確;2.召回產品未按照規定進行處理或作為食品原料誤用。
中風險點(1個):召回演練相關記錄不全。
標簽和說明書方面:1個風險點
中風險點(1個):生產日期虛標;食用植物調和油未按照gb 2716—2018的要求標注各種食用植物油的比例;標簽標注內容與實際不符。
從業人員管理方面:4個風險點
高風險點(2個):1.企業未建立食品生產相關崗位培訓制度;2.車間操作人員健康證過期。
中風險點(2個):1.操作人員能力、技能不足;2.灌裝車間操作人員未佩戴口罩上崗,人員健康與衛生不符合要求。
財務管理方面:1個風險點
高風險點(1個):財務數據隨意,不符合規范要求。
永紅國際展覽(搜索"永紅國際展覽"公眾號關注)注:轉載請聯系授權并保留出處和作者,不得刪減內容。